1、数字人民币的定义: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目前地区、场景覆盖推进顺利
2017年以来,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稳妥推进,基本涵盖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西部、东北、西北等不同地区。已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政务缴费等领域形成一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试点地区的用户、商户、交易规模稳步增长,市场反响良好。
2、支付产业链演进:参与者众多,四方清算体系逐渐形成,利润分配模式清晰
支付产业链的发展经历“两方模式”、“三方模式”之后,形成了清算机构、发卡机构、收单机构、消费者各司其职的四方清算体系。 96费改后,中国四方清算产业链利润分配清晰——按照商家手续费7:2:1分配给发卡方、收单方和清算机构。
3、数字人民币跨境清算业务市场规模广阔,有望解决跨境支付痛点
数字人民币在国际清算环节可跨过SWIFT系统,大幅降低跨境转账成本和政治风险。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量2017-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0.54%,人民币跨境支付金额2017-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5.99%,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规模不断增长,数字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前景广阔。
4、数字人民币对第三方支付影响的探讨: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本质上来讲,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属于支付链条上不同阶段的角色:前者是“钱”,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后者是“钱包”,是货币的支付运行设施和体系、方式,是为货币的流通服务的。
挑战:第三方支付垄断格局可能被打破。目前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由支付宝与微信(财付通)垄断,市场呈现寡头格局。数字人民币在零售支付场景的使用过程中,支付终端和支付体验与现有的第三方支付存在诸多重合,可能对第三方支付平台造成流量挤压。数字人民币APP与商业银行APP或将成为未来支付新参与者。
机遇:C端-收单机构在C端有望通过相关场景创新,提供丰富场景下的解决方案,催生新的盈利点。B端-具备央行数字货币分发职能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围绕数字人民币提供“支付+”的全链式、多元化服务。
5、数字人民币产业链上下游完备,发展增速显著。
数字人民币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芯片和基础技术,产品差异化较大,竞争较为分散。中游主要涉及银行IT行业,软件建设需求持续释放,盈利空间大,2020年软件市场规模达215.9亿元,同比增长21.4%,2025年中国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186亿元。下游主要包括软硬件钱包、数字钱包、终端机具新建及改造业务、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覆盖场景多。
建议关注
上游:格尔软件、数字认证、卫士通、启明星辰、绿盟科技
中游:长亮科技、神州信息、高伟达、宇信科技
下游:蚂蚁集团(阿里)、财付通(腾讯)、广电运通、新国都、新大陆、拉卡拉、移卡科技
风险提示:数字人民币推行不及预期、应用场景拓展不及预期、相关技术公司投入不及预期、文中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 。
本文源自金融界